【地產相關】加工處綜合大樓重建完成 將有更多產業園地釋出

顏瑞田/高雄報導
經濟部楠梓加工區全新的綜合大樓啟用,包括加工處部份行政部門和海關等單位,將陸續進駐,在綜合大樓附近的海關和警察單位舊址,未來也將拆除,由區內廠商興建新的產業廠房,加工處長黃文谷26日表示,這是加工區「更新、再興、再造」三部曲的一個成功案例,此一模式已在加工區拆除16棟廠房重建,創造274億元的投資,未來將持續推動「老店翻新,基業長青」的工程。
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26日舉辦「老店翻新,基業長青」風貌型塑記者會,除了展現園區更新成果,也頒發今年度核准補助的全台晶像、以及數泓科技等2家公司,日月光資深副總經理周光春、全台晶像副總經理林和興、以及數泓科技公司總經理李明華等人與會。
加工處長黃文谷表示,加工出口區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,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,不僅促進就業、投資與貿易,還形成高值產業聚落,有效帶動區域創新,然而目前楠梓、高雄、台中等3個園區,成立已經超過50年,「3個園區加起來超過150歲」,已經面臨空間不足與老舊問題,為了持續提升園區投資動能,加工處自2006年起開始推動「更新,再興,再造」三部曲的園區更新改造計畫,要讓大家「看見不一樣的加工出口區」。
黃文谷指出,園區三部曲更新計畫在風貌型塑方面,是透過鼓勵拆除重建、型塑景觀亮點、以及獎勵整建維護等三管齊下的作法,迄今,已經成16棟廠房拆除重建,創造投資274億元、增加就業4,099人,在整建維護方面,加工處共補助區內廠商1,250萬元,促成23家廠商加碼投資9,000萬元,創造投資槓桿效益高達720%。
他說,為了因應暢旺的投資與營運擴增,加工區未來將持續空間更新活化,並積極推動產業升級、服務加值人才培育與職場幸福等事項,同時導入人文與創新元素,讓加工出口區成為「科技人文,智慧創新」的新一代產業示範園區。
加工處指出,加工區「更新,再興,再造」園區更新計畫,創造的最大投資案是日月光和華泰電子等4家公司,投資超過400億元,其次是光寶科技在2016年投資137億元,25日記者會的地點楠梓加工區綜合大樓,就是由光寶科技投資加工區的配套施,將原本佔地2.62公頃、2層樓高的保健室拆除重建。
加工處說,加工區全新完工的綜合大樓除了11月將率先進駐的加工處2個部門之外,楠梓園區的駐區警察中隊、以及財政部高雄關等單位,也將陸續進駐,而僅一路之隔的駐區警察中隊、以及財政部高雄關舊址,則規劃拆除,提供給廠商興建廠房,作為產業使用,形成「先拆、後建、再搬」的廠房更新循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