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地產相關】工輔法子法放寬?民團:一證換一證恐高污染就地合法

2019/10/09

林麗玉/台北報導

綠委林岱樺等人,九月帶著農地工廠團體北上行政院,要求《工輔法》子法再鬆綁,才能讓業者願意登記,便於管理。不過公民團體認為,一證換一證,會不會也讓中高污染業別的農地工廠,也能拿到特定登記。另外《工輔法》母法沒有訂定改善時間表、建蔽率提高至70%,恐將讓農地工廠變越大。

台灣農村陣線議題專員王章逸表示,「臨登」可以變「特登」若可一證換一證,是不是可能讓中高汙染業者繼續存在農地?因爲過去持有臨登的業者,也有部分是中高汙染廠商,但今年修法通過的《工輔法》並不允許,公民團體擔心,若子法一證換一證,會不會也讓中高污染業別的農地工廠,也能拿到特定登記。另外母法也沒有訂定改善的時間表。

至於建蔽率提高至70%,王表示,建蔽率越高,當然會讓農地工廠變越大,至於回饋率是否訂為5%,其實過去有50%的規定,只要從農業用地要改為其他用地,就是要繳50%的回饋金,甚至當初林岱樺提出5%時附有但書,就是訂定5%回饋金就不得買賣,但現在卻沒有看到有不得買賣的但書。

彩田友善農作執行長楊儒門也表示,對農民來說,不論任何理由,高汙染的農地工廠,都不應該存在在農地上,甚至若已經有臨時登記的業者,只要是高汙染產業,也應該遷廠到工業區,所以子法絕不能一證換一證放寬,包括電鍍工廠都屬高污染,目前在農地其實很普遍,至於大家不願意不去工業區,就是因為相關稽查到了工業區就會變嚴格,即便要花錢買改善設備,這些業者也不願意搬遷。

楊儒門提到,《工輔法》子法的訂定相當重要,因為母法在立法院通過之後,就是要靠子法執行管制,不能有很多例外、變相放寬,其中農民最關心的,還是汙染跟消防安全的問題,經濟部應該以農民、農地的思考角度,去訂定子法。

上一頁 1.2.3.4.5.6.7.8.9.10...90 下一頁